近日,筆者獲悉,近年來,屏山縣緊緊圍繞“產業興縣、就業富民”的工作目標,著力穩存量、擴增量、提質量,大力培育、壯大縣域特色產業,完善就業服務體系,堅持產業促就業、就業興產業,實現了產業發展與就業增收的良性互動。
做強產業發展端,激活產業,帶動就業用工活力。屏山縣聚焦培育壯大特色農業,持續拓寬就業空間。屏山縣按照“五個一”總體發展思路,持續做好“屏山硒品”“屏山炒青”“屏山李”“屏山黑豬”等品牌運營,擦亮屏山農產品金字招牌,做大特色農業。2022年,全縣帶動就業0.17萬人。聚焦工業產業快速躍升,持續釋放就業潛力。該縣緊扣千億營收園區建設目標,以工業“五大工程”為抓手,堅定壯大紡織產業、動力電池、農副產品精深加工“2+1”主導產業不動搖,主動融入全市“一藍一綠”產業賽道,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,做強做優特色產業生態圈。截至目前,該縣工業園區累計引進紡織、新材料等企業70余家,吸納就業0.97萬人(其中2022年新增就業1860人),脫貧人口1000余人,有力促進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。屏山縣的園區經驗模式入選《全國東西部協作培訓班典型案例》《四川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》。聚焦優化升級現代服務業,持續提升就業吸納能力。圍繞“一心一帶三組團”全域旅游格局,該縣有序推進云頂仙居、玫鱗花溪、馬湖府古城等項目建設,深入挖掘優質文旅資源,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;持續打造馬湖府公園、丹山碧水、3A體育公園商圈,運營好“屏山大夜市”“水舞秀”項目,提升夜間經濟發展水平;積極構建屏山特色餐飲體系,培育特色餐飲住宿企業,擦亮“美味屏山”金字招牌。2022年,屏山縣文旅項目、夜間商圈、特色餐飲體系等現代服務業新增就業崗位0.5萬個。
做實產業人才端,激發產業帶動就業內生動力。屏山縣大力培育勞務經紀人、勞務公司,培養市場招用工“明白人”。該縣創新出臺《屏山縣勞務帶頭人激勵獎補政策》《屏山縣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獎補政策》,培育、發展勞務帶頭人和人力資源服務公司,打造屏山“就業紅娘”品牌,充分發揮市場手段促進企業招用工。2022年以來,該縣累計培育人力資源公司10家,送工856人次,穩定就業463人,兌現人力資源公司獎補資金47.66萬元;培養勞務經紀人43人,送工233人次,兌現勞務帶頭人補助資金10.74萬元。屏山縣創新開展企業人事專員培訓,培養企業招用工“明白人”。針對縣內企業普遍缺乏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,屏山縣每年特邀省、市人力資源管理專家,定期組織開展專業化的人事專員培訓,切實提高企業人事專員職業水平,現已舉辦培訓2期,培訓44家企業負責人、行政人事高管及人事專員等80余人。屏山縣創新實施“藍鷹之星”訂單培訓,培養企業一線操作“明白人”。圍繞企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,屏山縣聯合企業和屏山職技校,通過校企合作開展訂單式培訓,采取“院校理論授課+企業實操訓練”的方式為企業量身定制一批“藍領”技能型人才,解決屏山農民工(尤其是脫貧人口)就業穩崗難和企業技能人才短缺問題。2022年以來,屏山縣共開展“藍鷹之星”訂單培訓8期,培訓702人,其中286人成功轉化為產業工人,轉化率40.7%。
做優產業服務端,提升產業帶動就業保障能力。屏山縣打造四級聯動公共就業服務平臺,在全縣151個村(社區)設立151個鄉村公益性就業服務崗,設立村(社區)就業服務窗口,在縣城江北工業園區依托農民工綜合服務站設立園區就業服務窗口,配備專(兼)職人員提供公共就業創業服務,構建起“縣—鄉—村—用工企業”四級聯動體系,打通服務群眾就業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該縣強化用工保障,助力企業發展,以保障園區企業用工為重點,開展“入企探崗”,全面摸清用工需求,建立用工信息臺賬,每周發布用工信息,高頻次舉辦微型招聘會、“壩壩”招聘會等線上線下招聘活動,持續深化與浙江、江蘇、云南、新疆等地的勞務協作,同時,吸引縣外勞動力來屏就業,有效緩解園區企業“用工難”。2022年以來,累計發布用工信息32期,提供就業崗位10萬余個,密集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100余場。屏山縣搭建新媒體就業宣傳平臺,創新實踐“屏山就業”抖音、快手平臺,充分發揮新媒體傳播優勢,搭建集抖音、快手、微信公眾號、微信視頻號、公共招聘網等就業宣傳矩陣。新媒體平臺自2023年1月運營以來,累計發布就業政策和崗位信息3萬余條,更新招聘短視頻36期,直播帶崗10次,線上觀看超7.2萬人次,招聘視頻瀏覽量93萬人次,文章閱讀量2.5萬人次,通過平臺促進就業563人。